2025年初,蔚来汽车旗下的乐道品牌因一系列与员工购车相关的风波被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先是网传乐道汽车强制要求销售人员购买自家产品,否则将面临解雇;随后,又有自称乐道员工的网友发帖控诉公司逼迫其购车后恶意辞退,这些事件引发了公众对蔚来乐道内部管理与员工权益的广泛关注,面对种种传闻,蔚来乐道多次公开回应,力求澄清事实真相。
一、传闻始末
2025年1月中旬,网络上流传出一则聊天记录截图,显示乐道汽车温州地区的一家门店要求每位销售人员都必须购买一台乐道L60,否则将面临解雇,截图还提到,公司将在半年后以75折的价格回购这些车辆,但并未提供任何合同协议,这一消息迅速在网络上发酵,引发了广泛讨论。
不久后,乐道汽车副总裁庆华在社交媒体上对此事进行了回应,他承认涉事的是温州地区的一位店长,并表示该店长在沟通时采取了过于生硬的方式,已经对其进行了严厉批评,庆华还解释称,公司希望员工驾驶自家品牌的车辆,以便更深入地了解产品,并在与用户交流时提供更为真实、有说服力的体验分享,公司确实对一线员工和店长提供了一定的购车政策优惠,但并未强制要求员工购买。
风波并未就此平息,2025年2月16日,一名自称乐道汽车武汉区域销售人员的网友,将一辆挂有维权横幅的乐道L60拖至蔚来售后服务中心,控诉公司“逼迫员工购车后恶意辞退”,该员工在社交平台发布相关指控,称购车系被迫行为,并在购车后被公司恶意辞退,这一事件再次将蔚来乐道推向了舆论的漩涡。
二、乐道官方回应
面对员工的指控,乐道汽车迅速通过官方渠道及多位汽车博主进行了回应,乐道强调,该员工因违规转卖车辆被辞退,其指控为虚假信息,据乐道声明,涉事员工为武汉区域销售人员,其于2025年1月通过公司内购政策以优惠价2.6万元购入乐道L60,该员工在购车后违反《限售承诺协议》,擅自委托二手车商转卖车辆,导致市场价格体系混乱及品牌声誉受损,经协商,员工于2月14日主动离职,放弃2月工资以弥补公司损失,并保留已享受的内购优惠,乐道出于“人文关怀”,特批为其缴纳2月社保,确保其住房与人才补贴申请不受影响。
乐道指出,该员工离职后于2月16日发布不实言论,称“被逼迫购车后辞退”,公司区域负责人多次联系未果,相关帖子随后被删除,乐道强调,内购政策旨在鼓励员工体验产品并成为品牌传播者,但明确禁止短期转售,且“从未强制员工购车”。
三、内购政策与员工权益
员工优惠购车政策在汽车行业并不罕见,许多车企都会将员工价购车作为一项福利提供给满足一定条件的员工,对于乐道而言,推出内购政策也是出于同样的目的,公司希望通过这种方式鼓励员工更深入地了解产品,并在与用户交流时提供更为真实、有说服力的体验分享,这也是一种提升员工归属感和忠诚度的方式。
在实际操作中,如何平衡企业利益与员工权益却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从乐道此次事件来看,虽然公司并未强制要求员工购车,但部分员工在理解上出现了偏差,认为购车是保住工作或获得某种利益的前提,这种误解不仅导致了员工的不满和投诉,也给公司的品牌形象带来了负面影响。
对于员工违规转售车辆的行为,乐道也采取了相应的处罚措施,这既是对公司利益的保护,也是对市场秩序和品牌声誉的维护,在处罚过程中如何确保员工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也是企业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四、蔚来乐道的销量压力与挑战
蔚来乐道此次事件背后,也折射出了企业在销量压力下的无奈与挣扎,作为蔚来汽车旗下的第二品牌,乐道定位于20万-30万元主流家庭市场,旨在通过高性价比和家用场景吸引更多消费者,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乐道面临着巨大的销量压力。
为了提升销量,乐道不仅推出了内购政策鼓励员工购车,还通过降价、换电等策略吸引消费者,这些措施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销量,但也给企业的利润空间和品牌形象带来了挑战,如何在保证销量的同时保持利润的稳定和品牌形象的提升,是蔚来乐道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五、结语
蔚来乐道回应逼员工买车并辞退传闻的事件虽然已经过去了一段时间,但它留给我们的思考却远未结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如何平衡利益与员工权益、如何保持销量的稳定增长与利润空间的合理控制、如何维护品牌形象与提升消费者满意度等问题都需要我们深入思考和探讨,希望蔚来乐道能够从中吸取教训、总结经验,在未来的发展中走得更远、更稳。